近日,第三方机构米科斯研究院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过去五年,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稳步上升。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大学生创业,近40%有农村家庭背景,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戚、朋友和个人积蓄。 70%以上的创业毕业大学生选择留在家乡创业,而教育和零售是他们创业的主要领域。
毕业生比例创业近五年稳步上升,三年后成活率近50%
对比2012-2016届大学生创业比例数据发现,毕业半年后独立创业的大学生比例经历了三增加。本科生和高职生独立创业从2012届的1.2%和2.9%增加到2.1%和3.9 % 在 2015 年的班级中,分别。 2015级与2016级相同。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4.2000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测算,2016届大学生中约有21.10000人选择了创业。值得一提的是,高职院校独立创业毕业生的比例始终高于本科院校。
数据还显示,独立创业的应届毕业生比例稳步上升,但三年后创业的毕业生比例更高。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从创业存活率来看,46.2%的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自力更生创业仍能自力更生创业三多年后,比 2012 级减少了 2.4 个百分点(48.6%); 46.@ >8% 三年后仍然是自主的创业,略低于 2012 届(47.5%)。业内人士提醒,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创业毕业后无法生存三年,创业失败的风险仍需关注。
创业人们的父母中有近 40% 是农民和农民工。资金已成为创业最大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不减,但对于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创业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
2016年毕业后六个月创业风险因素调查显示,“资金不足”是大学生创业最容易失败的风险因素,其次是“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和“营销难”毕业生创业主要资金来源是: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以及个人储蓄,以及小部分商业风险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近40%的创业毕业生来自农村,家庭能够提供的经济支持有限。
研究还显示,2016届大学生毕业6个月后独立创业中,38%创业毕业生父母的职业阶层是农民和农民工,其次28% 的工业和服务业工人。
超过 70% 的大学生在他们的家乡创业教育和零售行业
为什么大学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调查显示,创业思想(本科生占45%大学生创业,职业院校占44%)是2016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驱动力。
在选择独立创业的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本科生占87%,职业院校占85%)是“机会主义的创业”,即为了抓住和在做创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会;少数属于“生存型创业”(本科生6%,高职7%),也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干创业。
在选择自己的地方创业方面,74%的2016届毕业生创业选择留在家乡创业,6%选择留在他们的家乡。 创业大学生选择在大学所在省(而非家乡)创业学习。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与毕业生创业有更多的家庭资源和家乡可以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有关。
从专业上看,2016级自主创业学生比例最高的专业是体育和艺术,而自主创业学生比例最高的专业是2016级。高职院校 是表演艺术。从创业领域来看,2016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行业,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为主要集中在零售业务。
中国商报记者彭红
了解更多创富资讯,可以持续关注本站:东山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