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入群咨询政哥的是一位40多岁的阿姨。
当初她找到政哥时,反复问政哥:“我不懂互联网、也很笨,而且40多岁了,政哥还能不能教她?”
当时政哥就和她说了一句话:“没有谁笨的,所谓笨,只是不愿去学习而已,只要肯学习,明白笨鸟先飞的道理,一切皆有可能。”
然后她就进了政哥的群,并让她写一份详细的自我介绍发给政哥。
但当政哥看了她的自我介绍时,瞬时间就有些后悔了。
因为从她的自我介绍来看,互联网基础是真的薄弱,再加上她上了40多岁的年纪,还是女性,适合她做的副业,真的不多。
下面我们还是简单了解一下这位40多岁快退休大姐的故事经历。
她叫果姐,今年46岁,云南昆明人,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
01
果姐的个人经历
果姐可以说是一位命很不好的人,但她从未放弃过对人生的追求,很勤奋,也很上进。
而她之所以会造成如今的困局,也是受到时代的影响。
因为从果姐的年纪来看,她是属于70年代出生的人,恰巧又是在贫困山区,所以哪怕再怎么挣扎,也离不开艰苦的命运。
比如果姐小时候不甘于命运安排,学习异常刻苦,在1999年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他们市的技工学院,用她的话说就是她是她们村里唯一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
果姐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工厂当起了机械操作工,也算是工厂引进的技术人才。
按道理说,果姐最困难的儿时阶段都已经熬过来了,接下生活应该是往越来越好的阶段发展的。
但最后她却和大多数少女一样,输给了爱情,但这个爱情却把果姐弄得遍体鳞伤,造成了她的失败婚姻。
让她不得不自己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地照顾小孩,过得着实不容易。
也正是因为要方便照顾小孩,让果姐辞去了工厂具有高福利的技术工工作,期间撵转多份工作,一直随波逐流。
比如她从工厂出来后,去羽毛球馆做了6年的管理员,自己也因为这份工作,成为了一个打羽毛球的高手。
在这期间为了补贴家用,她也做过微商、摆摊等副业,但最终都是以亏钱收场。
后来因为疫情,羽毛球馆关门,又去了他们镇上的电影院做起了检票员,一直到现在。
但也是因为疫情影响,工资低地可怜。
虽然现在果姐说还有两年就能退休,但现实生活并不允许她退休。
因为她还有房贷要还、还有父母要赡养、还有读高中的小孩要教育,所以压力空前的大,不知道怎么办。
就找到政哥,希望政哥好好帮一下她。
02
政哥根据果姐情况分析
当政哥看完果姐的个人经历后,同情是真的,她也的确是一个很不幸的人。
因为一般到了快退休年纪的人都是准备享福的,但果姐不仅享不了福,还要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
但同情归同情,如果仅靠上面果姐的悲惨经历,政哥也很难确定适合她的副业方向。
政哥觉得唯一一个有用的信息就是她在羽毛球馆做管理员的工作经验,这个倒可以衍生出适合她的副业。
因为如果果姐能借助这份工作收集到广大喜欢打羽毛球人的微信,然后把朋友圈打造好,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比如凭借果姐厉害的羽毛球技术,后期推运动产品、推羽毛球私教课等,只要设计得当都可以完美逆袭。
可惜果姐当初并没有收集他们的流量,现在也不在羽毛球工作,而且她年纪大了羽毛球也打不动了,所以这个方向也做不了。
那还能做什么呢?
果姐说,自己一直想找一份在家就能做的副业。
额…….
符合这条件的只有自媒体,但关键是抖音、小红书、知乎果姐都不懂,以这些去作为突破口,结合果姐的年纪和学习能力,也不大现实。
最后政哥就和果姐聊起了她做微商的事情,不聊不知道,一聊,还真的发现了一个非常适合她做的副业项目。
比如当初果姐做微商的时候,卖的是随便果等产品,当时的玩法就是纯粹的微商玩法:广拉人、然后就是朋友圈广告轰炸。
所以当初果姐的微信收集了一千多的好友,啥人都有,当然也有一部分是羽毛球馆的人,只是不多而已。
后来因为产品卖不出去,所以之前加的人也一直停留在朋友圈。
但果姐却发现了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就是平时她也会结合她老家的一些特产,比如人生果、家里做的糕点等,把这些信息在朋友圈发,却有很多人下单。
比如她老家比较出名的人生果,果期是在10月份,然后她就会把亲戚拍的一些照片,结合自己编的文案发朋友圈,一个月通过她朋友圈就能卖四五千块钱。
而最近她又在朋友圈发了她老家制作的一些特产糕点,也同样有人下单。
但为什么都是同样的流量,之前做微商时却没什么人买,现在反而有人买了呢?
这一点果姐是比较迷惑的。
其实关于这一点,就是政哥之前一直说的人设打造的问题。
当时政哥就让果姐仔细回想当初做微商时发的朋友圈内容,和现在卖特产发朋友圈内容,两者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
果姐说,区别还是很大的。
比如当初做微商时,所有朋友圈内容都是上级直接编辑好,然后果姐只要复制黏贴就可以,几乎都是很直接的广告,一天要发十几条。
但现在她卖特产的朋友圈,都是用她自己的话说出来的,图片也是拍的现场,有时一天两条、有时一天一条。
看到没,这就是本质上的区别。
这也是政哥一直说的通过朋友圈内容获取粉丝信任的问题。
果姐之前发的都是纯广告,而且是轰炸形式发,虽然发的多,但很多人却很反感,不仅转化不高,甚至有很多是直接屏蔽的。
因为没有人喜欢做微商的人,也没有人会觉得微商人卖的东西会是好东西。
但这两年,果姐的朋友圈回归到了自己生活分享的状态,发的都是自己打羽毛球、锻炼、做饭、上山摘野菜等日常。
连政哥看完都觉得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然后又插入一些特产的分享,这就没毛病。
我们就会觉得,热爱生活的人分享的特产肯定是很真实、质量也是有保证的,那找她下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果姐却说这一块虽然目前能赚钱,但弊端也很明显,就是可以卖的东西不稳定。
比如人生果只有10月份可以卖,过了10月,就没有东西可以卖了。
但政哥却觉得这不是问题,果姐会觉得有这个问题,是没有把它当做一个项目来做,所以才会有这个局限性。
但如果果姐把自己定义为卖农产品的达人,专门卖农产品,那就不一样了。
比如一年四季,可以卖的健康绿色农产品非常多,时令水果蔬菜类的、野菜类的、土鸡蛋类的、腊鸭腊肉类的等,可以说完全不会缺产品。
但果姐卖这些农产品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卖点,要不然就和茶市场、超市卖的没区别。
那我们主打的卖点是什么?
“更健康、更绿色、更天然”,这就是我们的卖点。
只要打上这样的卖点,那我们就有优势。
因为现在的城市人温饱已不是他们的主要矛盾,他们最想要的就是食材安全健康。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鸡蛋,但打上土鸡蛋名称的就更好卖;同样是蔬菜,但老人卖的有虫眼的蔬菜也更好卖。
很多人回农村老家探亲也总是会带回许多田里摘的蔬菜和土鸡蛋等,是城市里没得卖?
并不是。
而是因为他们观念里已经默认土鸡蛋更营养、健康,老人、农村的菜也更绿色健康。
包括政哥之前分享的在富人区只要打上“有机”字眼的蔬菜,售卖价格都是几倍增长,比如一个包菜卖16块、两根萝卜卖17块,还卖脱销。
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蔬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更健康绿色。
所以,果姐要做的就是找到几个品类产品,然后不断突出“农村、绿色、健康、天然”等信息,接着再增加自己的流量池,还怕赚不到钱?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03
政哥给果姐的副业方案
综合上面信息,果姐要做的就是在微信里把自己打造为农产品达人,卖农村的各类健康绿色的产品。
所以,果姐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售卖品类,也就是确定产品类型和货源,确保自己一年四季每天都有产品在卖。
但因为农产品类别繁多,我们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所以我们需要制定选品框架,这样才不会乱。
比如在选品上面,果姐可以参考下面的框架逻辑:
《禽蛋肉类》:鸡蛋、鸡鸭、鱼、野猪肉……
《腌制类》:酸菜、萝卜干、腊肉、腊鸭……
《果蔬类》:时令水果、野果、时令蔬菜、野菜…..
《干货类》:香菇、木耳、玉米、番薯……
……….
还有很多,果姐应该从便于打包、运输、储藏、货源供应充足等多方面去选择。
比如果姐选好了鸡蛋为一个常规品类,那接下来要去做的就是回农村,选几个农家,确定货源,然后谈好合作形式。
不管是自己买回来,还是别人下单由农家代发都可以。
其实果姐选品最好的搭配是:4-5种一年四季都可以卖的农产品+时令果蔬。
当货源没问题后,我们就要发朋友圈。
虽然现在果姐已经掌握了发圈的技巧,但做的还不够到位,第一是内容角度,二是发圈频次。
比如上面选品确定好后,果姐所有的朋友圈内容都要围绕“农村、绿色、健康”去发。
怎么体现?
展现环境为主。
比如卖土鸡蛋的时候,就多发鸡的生长环境、去鸡窝捡鸡蛋的过程,照片或视频都可以。
比如卖蜂蜜的时候,就发山上的蜂巢、去山上收集蜂蜜的过程。
比如卖野菜的时候,就发自己去挖野菜的过程。
比如卖水果的时候,就发果园的环境、果农劳作的过程、果农卖惨的信息。
总之就是要通过照片和视频告诉粉丝“我这些产品是真的绿色、健康,不信你看我的视频和照片,都是这些产品的生长环境,绝不是工厂生产出来的。”
其实这也是信任的打造,让粉丝觉得只要在我们手里购买的产品就是绿色健康的!
除了上面产品信息外,朋友圈还要展示果姐的日常积极向上的生活,诸如打羽毛球、跑步、做饭等,这样能让粉丝觉得我们是一个有温度、正能量的人。
发圈内容有了后,我们就规范好时间去发,每天发4-5条,早上8点前、中午11点左右、下午6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
要特别注意的是文案一定要用自己的话去发,切勿不要直接打广告,更加不要刷屏,一天4-5条就够了。
其实关于朋友圈打造的玩法,完全可以去参考政哥之前写的抖音一位卖农产品的2000多万粉丝的大咖,人家的朋友圈打造的是真牛。
每年靠朋友圈内容卖货以及复购都能赚到几百万利润!
具体文案编辑的技巧和逻辑,可以参考政哥之前写的文章:
传送门:《就是因为胸大,所以赚了700万?》
传送门:《朋友圈打造的牛逼技巧》
当上面内容果姐形成稳定规律后,大概率每天都会出单,比如今天有人找果姐买土鸡蛋、明天有人找果姐买野生蜂蜜…..
但这还不够,因为之前果姐加的人都是泛流量,也就是什么人都有,不精准。
所以果姐还要去收集更多精准的流量。
收集哪些流量?
肯定是家庭的流量,因为只有家庭的人才会做饭、才会更注重饮食的健康。
所以接下来果姐要去各小区门口、菜市场,竟可能加到别人的微信,越多越好。
怎么加?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农村找一些农产品(番薯、野菜等)直接去小区附近或菜市场摆摊卖,推出扫码立减X元或赠送XX的策略加。
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现场卖,重点是收集流量,只要流量到了微信,凭借我们朋友圈打造的内容,还怕他们不会继续找我们买?
除了这种方式外,还有就是政哥之前说的建立小区“二手闲置物品交换群”,这样能快速收集到人。
具体玩法政哥就不在这里说了,可以详细看一下这篇文章:
传送门:《二手闲置物品引流》
流量有了之后,只要我们朋友圈打造的好,仅靠每天朋友圈卖那些农村绿色健康产品都比果姐现在工资高几倍。
不信?
那政哥算给你看。
假设果姐收集了4000个社区流量,每天在朋友圈发农村的农产品信息,我们就拿土鸡蛋来说。
一个土鸡蛋我们卖1.6没问题吧?我们找农民批量收的价格一个应该可以压到6毛左右,利润就是1块。
一个家庭一周起码要消耗10个鸡蛋,一个月就是40个,一户家庭一个月就能贡献40元利润。
4000个家庭流量,就算转化10%,那利润就是16000。
而且这只是一个鸡蛋品类,还不包括其他产品,所以一个月收入一两万一点问题都没有。
接着我们再把整个服务整合一下,推出我们的每周预定服务。
比如我们可以推出一周家庭饮食健康包,就是帮他们搭配好一周需要的果蔬食材,就像疫情居家隔离政府发的家庭饮食包一样:
我们也给他们搭配好,比如一周鸡蛋X个、蔬菜X斤、水果X斤等,然后设置好家庭饮食包的价格,那单量就能剧增,我们也能更好管理后端的采购。
但我们的家庭饮食包一定要突出我们的农村绿色健康的卖点。
只要我们把上面的服务做好,让他们对我们产生了充分的信任,我们就可以围绕他们的懒,继续推出升级服务了。
比如一家三口的家庭一月菜钱水果钱是500元,那我们就推出菜、果包月卡,只要450元,包季1200元。
每天给他们搭配好清单,帮忙在农村采购新鲜的、又送货上门,他们能不乐意?
成交一个就能收到450,成交100个就有4万5,成交1000个就有45万,如果有人办包季的话,那就绝对不止45万了。
当我们手里收了45万,都到这地步了,这时该请人就请人,该搭建商城就搭建商城,要想的是怎么继续扩大规模。
但,这都是后面的玩法了,前期果姐要做的就是把朋友圈打造好、把流量继续扩大,要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记住下面几句话:
每天听课读书或每天沉迷手机,每天健身跑步或每天胡吃海塞,每天严格规划时间或每天懒懒散散,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拉开。
你未来的样子正是由当下的你决定的,你的努力,时间看得见。人最怕的事情是20岁能看到60岁,这是最大的绝望。
一个人想崛起,非常简单,分析身边可触及到的优秀人,扑通跪下拜师就行了,这时跟着百万赚十万,跟着千万赚百万,把一根稻草绑在白菜上,就是白菜价,绑在大闸蟹上,就是大闸蟹的价格。
为了让自己变优秀,找到适合自己的副业,点下面链接,召唤政哥吧。
需要政哥给你制定一份适合你的副业、创业方案,点击下面链接:
《创业/副业会员群》
自己懒惰、不能自律,怕副业/创业坚持不下去?那让政哥监督你执行,每天逼着你完成副业任务,让你一年之后得到蜕变,点击下面链接:
《赚钱精英特别行动小组》
推荐阅读:
群员赚钱案例实战过程
普通人必须具备的赚钱思维
常人不知道的赚钱商机
24种引流技巧
创业赚钱12套路
14个年入50万的网赚项目
围观政哥朋友圈,每天分享创业商机和群员实战过程!
觉得文章有启发,要点右下角的“赞”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