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被骂上热搜,给每个品牌直播间敲响警钟

屈臣氏的品牌形象最近彻底遇到危机。

2021年1月11日屈臣氏在直播间做了一场1分钱面膜的促销活动,消费者下单后需要去线下门店自提。

没想到消费者去了线下门店后,却被告知缺货,于是大批消费者涌入到直播间讨说法。

明明收到“货已备好,请到店自提”的短信提醒,到了门店却未能提到货。

屈臣氏客服在媒体采访中回应表示,因系统异常,在美团下单”1分钱促销面膜”的消费者只能取消订单,并称这是目前屈臣氏给出的唯一解决方案。

但是有消费者明明看到货物摆在货架上,却根本不给你,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玩不起就别玩”,当大家在吐槽屈臣氏这场活动时,主播在线羞辱消费者更是把大家的怒火燃到了最高点。

主播在直播间公开指责消费者“就为了一分钱的东西,像疯狗一样咬人”,还扬言“我的直播间,我想踢就踢,我不欢迎你,你不用来,踢了你就高兴”。

图片[1]-屈臣氏被骂上热搜,给每个品牌直播间敲响警钟-东山资源库

很多消费者表示,屈臣氏主播辱骂参与面膜优惠活动的消费者是“乞丐”,这类羞辱性质的词汇让他们难以接受。

1月14日晚,屈臣氏的道歉信终于来了,表示会履行剩余订单。对于在直播间辱骂消费者的主播,屈臣氏的道歉信中表示,那是第三方机构人员,主播的行为不代表品牌的态度。

图片[2]-屈臣氏被骂上热搜,给每个品牌直播间敲响警钟-东山资源库

异常订单是系统干的,主播的祸是第三方背的,屈臣氏的这封道歉信,很难有人愿意买账,品牌形象坍塌,大家对屈臣氏已经失去信心。

美妆集合店鼻祖

品牌口碑形象正在瓦解

作为早起美妆集合点的鼻祖,其实大家对它的不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这件事持续发酵的时间里,有不少消费者频繁爆出自己曾在屈臣氏购物的感受。

“导购嘴巴太碎”

“进店就一直跟着询问你要什么产品,明明拒绝了,还一直跟着你”

“导购使劲推销自己的自有品牌”

“进去本来想买东西,导购一直跟着就不想买了”

……

看来,大家去屈臣氏的负面评价,很多都是出在导购身上。

这种“社恐噩梦”的导购模式,屈臣氏早就已备受诟病。

如今“1分钱促销面膜”的风波再出,加上出现主播侮辱消费者的事件,仅靠一封道歉信怕是挽回不了滑坡的声誉。

而屈臣氏“对第三方机构合作审核与监管工作不到位”的致歉,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有甩锅嫌疑,这也证实了,品牌直播间的主播,是该进行严厉的考核培训了。

直播间是大型舆论场

品牌方需加强主播管理

主播不是线下门店的导购,但两者都代表了品牌形象,前者的影响力却比后者大得多。

品牌直播间不仅是销售场,还是一个舆论场。

屈臣氏的导购一直被人吐槽,但还没有到上热搜的程度。这波主播的操作,愣是让屈臣氏成了热搜词条。

且不说主播是否属于第三方平台,既然出现在直播间,就直接代表了品牌形象和品牌立场,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直播间观看人数众多,“主播言论不当”很容易让品牌陷入直播负面舆论中。

由于直播已经成为全民生活中消费的新形势,大众对主播的素质修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令人不舒服的举动或言论,对于品牌多年积累的口碑和消费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既然品牌方开直播间,对于主播必须加强管理,以防直播“翻车”,这也是小心维护品牌形象的方式之一。

直播间主播言论

或是品牌生死劫

此前鸿星尔克因低调捐款事件,让直播间一夜之间爆火,不少消费者在直播间开启“野蛮消费”模式。

直播间是品牌方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媒介,很容易燃起大家的情绪,可以说直播间是最能直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的渠道。

很多品牌看清了未来直播间的趋势,看到了直播带来的销售利润,开始纷纷转战直播间进行卖货,却忽略了直播间背后的影响力以及对主播的素质要求,任何一个细微的言论,都可能造成品牌的生死劫。

品牌形象建设不易,要想在直播间持续输出好的品牌形象,就必须要做好完善的准备。

打造出能够引起消费者信任,拉进消费者和品牌的距离,还能顺利带货的主播,才是品牌方在直播间里最重要的一张王牌。

不然冒然去做直播,在没有清楚了解直播间的影响力和主播的渲染力,如果直播中出现一次失误,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形象,或许真的就会毁于一旦。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